急难险重不畏惧 艰难困苦敢争先 ----- 记校园管理中心侯树海、郑宝华的先进事迹

发布时间:2015-09-15 作者:浏览次数:135

学校要在原木工房位置建学生宿舍,由于时间紧,要求在一周内腾空位置。时间紧,任务重,虽然是场硬仗,但维修部6名同志,表示坚决完成任务。  

2015年7月24日,开始搬家。搬家当天,就给他们来了个下马威,两员大将先后受伤。维修部部长侯树海在拆木工房盖时,右手中指不慎被马蜂蛰咬,造成整个手掌、小手臂严重肿胀,疼痛难忍;木工班班长郑宝华,右胳膊肘不慎被玻璃割三个口子,造成大量出血,肱三头肌损伤,约1/3断裂,手术缝合二十多针。  

在这种危机关头,两位老同志心想,如果就此撂下,肯定完不成任务,于是决定重伤不下火线,挺着干。侯树海每天晚上到医院输液,白天领头干,郑宝华依医嘱住院治疗,第二天做完手术后,右臂绑着绷带,就回到了工作现场,先是用一个胳膊干些力所能及的工作,4天后出院,像正常人一样参与“战斗”。  

祸不单行, 8月13日 在新建木工房过程中,侯树海不慎摔伤,疼痛难忍,活动受限,到盛京医院确诊为左侧第八后胁骨折,医生要求卧床休息,侯树海心想,休息活咋办,进行胸带固定后,忍者疼痛又回到了和同事共同战斗的地方。  

其它4名同志看着两位老同志,这样坚强,伤成这样仍然继续工作,内心的力量被激发出来,每个人都使出200%的力量投入到工作当中。累了也要坚持少休息,渴了甚至挺着少喝水,以免耽搁时间。并且他们还忍着30多度高温的烘烤,坚持战斗。  

木工房的设备、工具、材料等,有些是两校合并前就有的,积攒到现在,加上每年维修都要购进大量的维修材料。这么大的量,6个人还带着伤,顶着烈日,大车装了10车,小电瓶车50余车,个别东西人扛手拎,一周时间,如期完成任务,没有耽搁学校的整体计划。  

由于新的位置,木工房需要重建,这样他们搬的物品先都运到教学楼D座。然后,又投入到建新木工房任务当中。开学前,如期完工,并进行了第二次搬家,把教室腾出来,没有影响开学上课。  

除此之外,他们每天还抽出人力和时间,完成暑期的正常维修任务,整个暑假没休息一天,很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。  

侯树海、郑宝华两名同志的突出表现,大家都看在眼里,记在心里,自然而然地都竖起大拇指,真行!这种勇挑重担、忘我工作、敢于争先的精神,深深地鼓舞着中心全体员工。 

地址: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昌路18号
邮编:110136
联系方式:024-31975123